【兴文县2019年绿色高效农技推广服务】

济民职校
2020-04-17
来源:兴文县农业农村局

根据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提前下达2019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通知》(川财农〔2018〕217号)文件精神,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继续对我县绿色高效农技推广服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工作进行补助。为确保政策落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坚持重中之重、优先发展战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重点,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能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二、实施任务

(一)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进一步理顺“服务在乡、管理在县、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探索公益性与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建设长期稳定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集成示范推广应用绿色高效技术模式,加快农技信息化建设,完善农技人员分级分类培育机制,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构建农业科研基地+区域示范基地+基层推广站+新型经营主体的“两地一站一体”链式农技推广服务新模式。建立和完善农技人员激励保障机制,推行全员聘用制度,试行农技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开展有偿服务。

(二)开展绿色高质高效科技推广。按照农业农村部、省、市农业部门的要求,积极打造“全环节”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全过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链条”产业融合模式的试点示范建设。创建一批带动力强、效益好的绿色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一是集成耕、种、管、收等各环节绿色节本高效技术,推广“最适”种植规模、“最少”药肥用量、“最省”人工投入、“最大”综合效益的绿色生产模式,着力解决作物间茬口、环节、技术有效衔接的问题,集成高质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标准化绿色高产技术模式。二是依托农民合作社,大力推行“五统一”,即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同时探索应用“互联网+”现代种植技术,提高生产组织化、标准化、信息化程度。三是大力推行“合作社+创建区”经营模式,推进订单种植和产销衔接。推广优质专用品种,重点发展优质水稻、“双低”油菜、优质茶叶、中药材、食用菌、水果等。拓展农业观光旅游、农事活动体验、农耕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提升产业融合水平。四是强化跟踪服务。对运用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需要的种子、肥料、农药、农膜、旱育、秧盘、频震灯等物资设备进行咨询指导;以奖代补方式,支持昌鸿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兴文国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服务、信息咨询、技术指导、观摩培训、测产验收、标识标牌制作、档案整理等绿色高效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三)加强农技人员能力提升。一是加强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积极组织农技人员参加省、市调训,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岗位教育和知识更新培训。二是加强农业产业扶贫技术培训。组织全县贫困村的驻村帮扶农技人员、专家服务团、农技巡回小组、科技特派员等参加省、市、县培训。三是保证基层农技人员服务时间。基层农技人员在一线开展农技服务时间全年不少于100天。

(四)创新农技推广运行机制

1.继续加强农业科技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培育科技教育示范基地。

一是继续推广优质、高产、高效等关键技术组装集成,带动农户上万亩水稻种植实现全程机械化,提高种粮效益;二是依托基地自然资源,建设形成优质、绿色、水稻的种植、生产、加工、包装、营销“全链条体系”;三是继续抓好人才培养和科技培训,为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打好基础;四是做活营销,积极参与四川西部博览会、四川农业博览会等展销活动,进一步完善电商、微商平台,扩大销售渠道。五是继续深化“农户效益第一”的经营理念,充分发挥基地优势,打造特色品牌,利用好当地的生态资源搞好生态旅游,提高农业附加值。

2.培育科技示范主体。在全县15个乡镇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450户,每户统一挂“农业科技示范户”牌子,发送农业科技书籍、资料、农资,并填写省厅统一印制的《科技示范户手册》。选聘科技特派员和驻村农技员联系科技示范户,指导农业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其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贫困村示范户带动贫困户产业发展。

(五)强化农技人员服务

1.抓好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技术推广服务。按照县域农业主导产业,设置县级农技推广首席专家,建立以首席专家为技术负责人的业务指导机制、技术指导员联系新型经营主体的推广服务机制,根据省市发布的农业主推技术遴选一批适应县情的年度主推技术,促进实用技术快速到村入户到田。

2.抓好农业产业技术扶贫行动。按照精准扶贫的总体要求,围绕贫困村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科技需求,发挥好农技专家服务团、农技推广服务巡回小组的各类专家、农技人员作用,在全县57个贫困村、77个非贫困村开展“菜单式”技术指导和帮扶,在贫困村大力培育科技示范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训产业技术骨干、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帮助贫困地区打造全产业链、开拓市场、培育品牌,提升贫困村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确保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脱贫奔小康。

三、实施范围

2019年兴文县绿色高效农技推广服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项目,在县级农业推广机构和15个乡镇实施,按照全省绿色高效农技推广服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项目要求全面完成任务。

四、补助资金使用安排

2019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安排我县绿色高效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补助资金55万元,其中县农业局实施项目经费55万元。主要用于农技推广服务补助、基地及示范户物化补助、农技推广能力建设三个方面。

(一)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补助(15万元)主要用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含驻村农技员、农技专家服务团、农技巡回小组)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的交通费、技术资料印刷、制度建设及工作考评等费用。

(二)试验基地及农业科技示范户物化补助(18万元)。主要用于补助试验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户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所需的农药、化肥、饲料、种子、试验设施装备等物资投入,组织展示活动,以及农业科技示范户门牌,技术指导员手册、科技示范户手册、科技书籍等费用。

(三)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建设支出(22万元)。主要用于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参加省、市调训和继续教育所需费用;围绕乡村振兴,在粮油高产创建项目实施区,重点围绕高产创建工作开展农技人员培训和技术服务。

五、实施进度

我县制定实施方案经县政府同意后报省、市农业、财政部门备案,召开项目培训会,启动项目实施工作。全面实施深化改革加强体系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农技人员培训、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提高服务效能等工作任务,完成延伸绩效管理县级自评、市核查,于12月将项目工作总结报省、市汇总。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兴文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由县农业局政策法规科教股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二)强化项目实施管理。一是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分工,统一项目实施行为规范。二是使用国家农技推广机构统一标识,规范印制技术指导员胸牌、科技示范户门牌。三是使用农业农村部统一设计的《技术指导员手册》和《科技示范户手册》。四是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五是加强信息管理,利用全国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填报相关信息。

(三)强化资金使用监管。按照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农业厅印发的《四川省省级财政现代农业发展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川财农〔2016207号)《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川财农〔201795号),加强对补助项目资金使用与监督管理,确保补助资金及时到位,加快项目执行,严格按照补助范围标准及资金用途使用资金,严格执行县级报账、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等相关制度,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四)强化项目绩效考核。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依据下达的任务清单和绩效目标,以农技推广服务工作量、服务对象满意度、支撑主导产业发展成效等为主要考核标准。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五)认真总结宣传报道。定期向省、市农业部门报送各项任务阶段性执行情况,同时,加强相关信息收集整理,按要求及时准确填报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农技推广信息化数据等。大力宣传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优秀农技人员及其典型事例,为农技推广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做好项目实施总结,全面总结分析项目执行情况、存在问题并提出有关建议。开展好“百名科技人员进百村开展技术扶贫”活动,增强农技人员责任心、使命感,开创兴文现代农业新局面。


阅读8
分享